10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在教导处安排下,初二物理公开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成功举行,张凯老师娴熟的多媒体操作能力获得了在场老师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整堂教学用时合理,主次分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知识掌握扎实,是一堂成功的公开教学。
3.5 奇妙的透镜
泥河镇初级中学 张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什么是焦点和焦距。
过程和方法
1.观察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
2.通过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体验到透镜的奇妙,产生对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概念的理解。
难点
利用凹透镜的虚焦点画光路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2.光折射时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3.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入: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镜子?
同学们踊跃回答:近视眼镜、老花镜、三棱镜等。根据学生的分类,老师引入:
这些能让光线透过镜子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其中像近视眼镜、老花镜的镜片,就是应用最普遍的透镜,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透镜(板书)
老师板书透镜的概念后,指导学生拿起桌面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仔细观察:
它们通常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你手中的透镜一样吗?它们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
透镜是用玻璃制成的,它的两个侧面是球面。
手中的透镜一个中间薄、边缘厚,另一个是中间厚、边缘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介绍:
透镜通常是用玻璃制成的,它两个侧面总是球面,或者有一个侧面制成球面。
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叫凹透镜。
老师分别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剖面图,继续讲解:
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过光心O和球心C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板书)
注意:凡是经过光心的光线都不改变方向。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图3-53,这些透镜分别属于什么透镜?
学生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对这些透镜进行分类,汇报结果,加深对透镜的认识:
(1)(3) (4)是凸透镜,(2)(5) (6)是凹透镜。
2.透镜对光的作用(板书)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那么它们对光的作用一样吗?
老师演示实验:活动1: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
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指导学生观察这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画出对应的光路图,对照光路图,师生总结透镜对光的作用:(板书)
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板书)
在根据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的光路图上(如图3-63),老师作进一步讲解: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焦点,用F表示。由于这个焦点是实际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同时我们把实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
同学略微思考即可给出肯定的答案,老师继续:
这种形状的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当然也就有两个焦距,且焦距相等。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将变成发散光线,如果把些发散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我们将发现它们也相交于一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我们叫它虚焦点,也用F表示。同时我们也把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也用f表示。所以对于这种形状的凹透镜左右两边也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当然也就有两个焦距也相等
光路是可逆的,对着焦点射来的光线,透过凹透镜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光线呢?
如果我把一个光源放在焦点上这个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以后又会成为什么样的光线呢呢?
学生完成下面光路图:
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小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a.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b.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c.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a.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b.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c.射向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分别用下面的简图表示:
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老师: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测得凸透镜的焦距?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测量方案,老师适时点拨、小结:
a.拿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是理想的平行光源),让光通过透镜照射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时,测量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长。
b.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做实验,效果不理想误差很大,原因是手电筒发出的光不是平行光,但是此方法易于实验,可以用展示给学生看。
三.典型例题:
例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透镜,根据它们的特征,将它们分类。
是一类透镜,叫凸透镜,其特征是 。
是一类透镜,叫凹透镜,其特征是
例2. 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填入面镜或者透镜。
四、教学小结
学生汇报本节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老师对重难点作出强调,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本节课文,完成课外活动:在阳光下测量凸透镜的焦点
2.课堂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成绩”第2题。
六.板书设计
3.5 奇妙的透镜
一.透镜
1.利用光的折射制成的改变光路的一种器件
2.分类:
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
3.相关名词:
光心:O(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主光轴:OC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1.焦点F(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焦距f (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